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16 点击次数:196
美国推动的“定制化贸易协议”真能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吗?美东时间周一,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专访时宣称:“我们正与15至18个重要贸易伙伴谈判定制协议,首份成果可能在本周或下周诞生。”路透社注意到,当贝森特特别提及“印度或成为首批签约国”时,全球市场的反应出现明显分化——此前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宣布对印度加征26%关税,直接导致印度Sensex指数当日暴跌3.1%。
为何美国选择此时加速破局?贝森特向CNBC透露关键细节:“万斯副总统上周访印后,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。”根据印度商工部4月28日发布的报告,受美国关税影响,印度2025年4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7%,其中电子产品、纺织品降幅达24%。压力之下,印度政府于4月25日发布公告,宣布将排量800cc以上摩托车进口税从50%降至30%,并计划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采购。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在万斯访问期间宣布对中国平轧钢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。
但这场被贝森特称为“战略机遇”的博弈真能如预期推进吗?《日经新闻》4月28日报道显示,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已向内阁提交抗议书,反对开放牛肉市场;韩联社同日援引青瓦台官员表态称:“任何协议都需经国会批准。”贝森特关于“欧洲央行将降息”的预测引发争议,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4月26日明确表示:“当前通胀水平不支持降息决策。”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》显示,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为59.2%。
值得关注的是,贝森特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强调:“特朗普总统将亲自参与每项协议制定。”这种高层干预模式的实际效果引发质疑——路透社4月27日披露,美印谈判因乳制品市场准入问题陷入僵局,印度奶业发展委员会已动员20万奶农在首都抗议。这与贝森特宣称的“进展顺利”形成微妙反差。
当贝森特即将出席白宫简报会之际,《华尔街日报》4月29日社论指出: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现有135个空缺职位,处理18项并行谈判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。”这些现实挑战或许解释了贝森特在接受BBC采访时坦承的困境:“贸易谈判需要兼顾速度与质量,这是当代最复杂的政策平衡。”